

中国迎来人工智能加速应用期
小浪正在搜索更多内容
请您耐心等待一会会


中国迎来人工智能加速应用期
近年来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。2025年,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,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、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。这些措施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。据统计,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,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,涵盖了芯片、算法、数据、平台、应用等各个环节。此外,中国在人工智能部分能力上已追赶上世界顶尖水平,特别是在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等领域,AI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。
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,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以来,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,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。这些试验区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、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例如,北京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高度富集之地,正抓紧人工智能发展机遇,布局前沿技术研发,推动技术应用示范,努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。2024年,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,相关企业超过2400家,位居全球前列。
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,涵盖了智能制造、医疗健康、金融服务业、交通运输、教育行业、零售与电商、客户服务、媒体与娱乐、农业、法律行业等多个领域。例如,在制造业中,AI驱动的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正在替代重复性劳动,提升生产线效率;在医疗健康领域,AI辅助诊断的准确率接近人类专家,药物研发周期得以缩短;在金融服务业,智能投顾和风险控制等应用正在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。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,还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和新模式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大众对于中国人工智能加速应用的看法总体上持积极态度。一方面,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令人振奋,尤其是在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很多人对未来的AI应用场景充满期待,认为AI将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,提高工作效率。另一方面,也有部分人表达了对AI技术发展的担忧,担心过度依赖机器可能导致人类失去某些能力和自主性。此外,AI人才短缺问题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,许多人呼吁加大对AI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,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。

















